根據2016年SOSORT的 < 脊柱側彎指南> 定義,改處理的目的包括:
1.在青春期停止脊柱側彎惡化(甚至減少)
2.預防或治療呼吸功能障礙
3.預防或治療脊柱疼痛綜合症
4.通過姿勢矯正改善外觀
保守性改善方法
針對性脊柱側彎運動
針對性脊柱側彎運動有很長的歷史,但它主要在中歐地方使用。現時在歐洲使用的脊柱側彎運動有多種,包括法國的里昂運動、波蘭的Dobomed 和FITS (Functional Individual Therapy of Scoliosis)、英國的側移、義大利的SEAS ﹙ Scientific Exercise Approach to Scoliosis ﹚
和德國的施羅特運動。施羅特運動是最多保守處理脊柱側彎醫生處方的運動。
常見的支具改善方法
在世界各地有很多不同的支具,很多都是以首先設計這種支具的城市命名。這些支具採用的生物力學原理各有不同,效果也迴異。按性質可分為硬及軟支具;按外觀可分為對稱及不對稱支具;亦可按穿戴時間分為全日及晚間支具。
了解更多手術治療
脊柱側彎超過45°是否需要做手術?
以前普遍認為,脊柱側彎會引起疼痛、影響心肺功能甚至增加死亡率,但近年的研究發現,青少年脊柱側彎並不會引起嚴重的問題。
脊柱側彎主要影響外觀和心理。腰痛的機率並不明顯高於正常人,氣喘等問題主要累及胸彎超過80°的脊柱側彎人士。有研究發現,側彎超越45-50°的脊柱側彎人士,有一半彎弧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建議他們接受手術,預防側彎惡化。然而,那項研究只建基於少數病脊柱側彎人士的情況,結論有點兒牽強。近年一些醫生對手術治療成效產生懷疑,他們發現手術治療對嚴重脊柱側彎的效用並不比保守性改善方法為高。
手術的風險
手術預期的併發風險約為5%、長期的風險約為50%、再次需要手術的風險則界乎6-20%。
併發症包括:
感染,硬件毛病包括棒支斷裂,鑼絲鬆脫,近端和遠端臨界後凸,遲發金屬引起的疼痛和神經損傷等
最重要的是一些脊柱側彎人士發現手術後的外觀改善並不如她們的預期,對手術的結果並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