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折-壓迫性骨折
壓迫性骨折
徵狀:
脊椎壓迫性骨折會造成背痛。通常痛點會靠近骨折處,而骨折經常發生於胸腰椎交接處,也就是腰背處。疼痛會因為活動而增加,尤其是變換姿勢時。休息或平躺會改善疼痛。咳嗽、打噴嚏會非常痛。少數情況疼痛會延伸到腹部、屁股或雙下肢。
成因:
正常的脊椎椎體是四方形,但骨質疏鬆人士的椎體會變扁。原因是骨質流失造成脊椎椎體內的骨小樑變薄變細,對於身體的支撐度不夠,就會被體重漸漸壓扁。因此老年人的身體會漸漸變矮、身體會慢慢駝背就是因為椎體變形。
骨質疏鬆的脊椎骨,一旦有輕微受傷,就可能會脊椎壓迫性骨折。這樣的輕微外力,對老年人來說,可以是跌倒、外力撞擊。有些情況當骨質非常疏鬆,甚至扭腰、彎腰、咳嗽、打噴嚏、搬重物等,就可能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
影像診斷:
X光檢查
X光是基本但也是最快速、方便的檢查。X光可以看見骨頭的構造,當骨折嚴重時可以直接看到骨折線甚至脊椎椎體內的空洞,即可以發現脊椎壓迫性骨折。此外,老年人的背痛,脊椎通常不是只有一個問題。X光除了能發現骨折,還可以檢查是否有合併退化性脊椎病變像是椎間盤退化狹窄、脊椎側彎、脊椎骨刺等問題。
電腦斷層檢查 (CT scan)
電腦斷層可以比X光更精準看出骨頭的構造。當有多節脊椎變形,尤其在老年人骨頭常見骨質疏鬆造成的變形,X光會難區分變形是否是因骨折造成,這時候電腦斷層就可以幫助發現骨折。此外,有時脊椎受傷會造成更嚴重的脊椎骨折,稱為「爆裂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會有一塊骨塊往神經孔位移,造成神經壓迫。若是造成神經症狀,處理方式會與壓迫性骨折不同。此時,電腦斷層可以幫助發現爆裂性骨折。
核磁共振檢查 (MRI scan)
核磁共振檢查可以最準確的,幫助區分脊椎變形是新發生的壓迫性骨折、陳舊性骨折,或單純脊椎骨質疏鬆性的變形。藉由檢查脊椎椎體的影像顯影,沒有受傷沒有骨折的椎體顯影都是相同且均質的,而骨折處因為積水(edema),會造成顯影改變,通常是變亮的。核磁共振檢查也是所有脊椎檢查中,可以看清楚軟組織構造,也就是神經、韌帶與椎間盤。
改善方法:
保守性改善方法
相對手術而言,保守即是選擇不手術。遇上脊椎壓迫性骨折,即便是骨質疏鬆的老人,其實都有機會自行癒合。骨折癒合需要二到三個月,骨折癒合後疼痛會漸漸改善。但在這三個月間,因疼痛會造成許多生活不便。
因此脊椎外科醫師建議的保守改善方法,目的是希望減少疼痛,等待骨折癒合。
平躺休息
可以減輕因骨折帶來的背痛,減少受傷骨折處的活動以增進骨頭癒合機會。
支具
只要下床活動,就要穿戴脊椎支具。支具可以提供脊椎支撐、限制活動,可以改善疼痛、增進骨頭癒合的機會。
藥物治療
藥物以止痛藥物為主,目的一樣是改善疼痛。但要注意的是,一旦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脊椎外科醫師會檢查是否有骨質疏鬆症。若有骨質疏鬆,建議同步開始骨質疏鬆藥物治療,以減少未來再次發生骨鬆性骨折的機會。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的時機,是經保守改善方法一段時間後疼痛沒有改善(一般是6到8週),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分成兩部分,脊椎成型術與開刀手術。
包括:
1. 脊椎成型術 (Vertebroplasty)
2. 開刀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