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晴﹙化名﹚今年十二歲,十歲時發現有脊柱側彎,一年多後側彎增加至71度,需要即時做手術矯正。幸好她尚在發育期,結果憑着來自德國的一套方案,她的側彎竟在六周後,由71度減至43度!脊骨神經科醫生張婉君道:現時歐洲傳入的脊柱側彎改善方法,矯正效果非常理想,但家長必須注意,要在小朋友發育期內處理,一但延誤,便錯失這黃金期。

 

小晴全家一直不為意她有脊柱側彎的問題。直至十歲時,學校進行體檢,才發現她脊柱側彎的度數已達29度。醫院馬上安排為小晴配了一個波士頓支具,並囑她每天穿戴23小時。可是小晴少不更事,未知側彎可帶來的後果。她嫌支具太緊、不舒服和呼吸不暢順,只肯晚間睡眠時穿戴。結果一年多後的覆檢發現她的側彎增加至71度,外形已非常扭曲,醫生遂建議她接受手術治療,認為只有手術才能改善側彎,別無他法。

 

因手術帶來的後遺症可以十分嚴重,小晴媽媽四處尋找其他方案,無需手術也可改善她女兒的病情,結果認識了德國傳入的脊柱側彎改善方法,馬上嘗試。

 

 

家人容易忽視處理

脊骨神經科醫生張婉君表示,脊柱側彎改善的黃金期通常只有短短兩三年,但最大問題是,小女孩脊柱側彎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她們及家人們很容易忽視處理的急切性;加上現時傳統的療法,使用的梏具笨重及不舒服,小女孩很抗拒佩戴,甚至為此帶來心理創傷。

 

「家長有時心軟,像小晴的個案,結果便可以在短時間內,側彎急轉直下,後果嚴重。」張婉君並補充,在見到小晴家人時,他們表現徬徨、焦慮和無助。檢查發現小晴的軀幹明顯向右偏歪,盆骨向左邊移。

支具減低脊柱側彎

 

近年的研究發現,矯正的支具能減低嚴重的脊柱側彎,令一些側彎超越45度的病人不需要接受手術治療。舍努-根辛恩支具是由法國舍努醫生開發的支具改良出來的,它的效果較波士頓支具為好,在穿戴了舍努-根辛恩支具六個星期後,小晴的胸彎減至43度、軀幹旋轉角亦減至17度,雖然現時矯正的過程尚未完成,但9個月的矯正已漸見成效,她背部已比之前平衡多了。

 

「可幸的是在去年中,小晴已經有了初潮,這意味着她的發育速度已經減慢了,側彎惡化的風險縱使仍然存在,但已經明顯減少了。」張婉君道。

脊骨神經科醫生